宰相系列是旷世奇才还是千年佞臣
少与孙何友善,同袖文谒王禹偁,禹偁大惊重之,以为自唐韩愈、柳宗元后,二百年始有此作。——《宋史·丁谓传》(译文:(丁谓)年少的时候和孙何交好,一同以文章拜见王禹偁,王禹偁看了文章大加赞赏,认为“自唐韩愈、柳宗元之后,二百年始有此作”。)
壹
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天才,文追韩柳,诗似杜甫。
他有一副福缘深厚的堂堂相貌,相比唐朝名相李德裕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他政绩卓著,处事机敏,一路升官,两度就任宰相,前后达七年。
但是,他在历史上却被打上了“奸臣”的标签。
他就是北宋宰相丁谓。
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贰
先说一个故事。
据《宋史》记载,天禧三年,也就是公元1019年,寇准再度出山,担任宰相。也就在与寇准拜相的同一天,丁谓也第二次出任副宰相。
一次二人共同进餐,寇准的胡须上不小心沾上了一些饭粒汤水,丁谓见了,忙起身上前替寇准把胡须弄干净。
从辈份上说,寇准是丁谓的老师和引荐人,从工作关系上说,丁谓是寇准的下属和同事,这样的举动也合情合理。
但是,寇准却出人意料地说出这样一句话:“参政,国之大臣,乃为长官拂须耶?”
这也是成语“溜须拍马”中“溜须”的出处。
不管丁谓是出于尊重还是拍马,寇准略显刻薄的话语让丁谓很是下不来台,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,在之后的斗争中击败寇准,把寇准贬到了海南。
叁
再说两句诗。
官场上起起落落很正常,寇准和丁谓都曾被贬官。
寇准在贬官期间,终日宴游,成天喝得酩酊大醉,写过一首题为《醉题》的诗——
榴花满瓮拨寒醅,痛饮能令百恨开。
大抵天真有高趣,腾腾须入醉乡来。
丁谓在贬官期间,心态平和,研究佛法,著书立文,他在海南期间写过这样一首诗——
草解忘忧忧底事,花能含笑笑何人。
不说文采,只说心胸,高下立判。
肆
最后说一个顺口溜。
丁谓被贬官后,京城有人传唱:“欲得天下宁,当拔眼中钉。欲得天下好,莫如召寇老。”
在《宋史纪事本末》中,专门有一卷叫做《丁谓之奸》。正史上关于丁谓有一句评语“天下目为奸邪”,民间把丁谓和王钦若、林特、陈彭年、刘承珪合称为“五鬼”。
那么。丁谓到底干了哪些坏事呢?
大致有以下几类。
其一,迎合皇帝,支持皇帝建宫殿;其二,勾结太监,陷害忠良;其三,利用迷信,愚弄皇帝。
说起来,真不算啥。
宋朝的士大夫对自己生活高标准,对皇帝勤俭严要求,皇帝的日子不好过,丁谓希望改善一下皇帝的居住条件无可厚非,但得罪了掌握话语权的士大夫。
再说,宋朝的斗争虽然因为“刑不上大夫”而没有办法一棒子打死,没有什么你死我活,但斗争的本质决定了一旦占了上风,就不可能留什么情面,排挤对方阵营的官员是很正常的事情,后来的“元佑党争”比丁谓的举动激烈多了。
至于迷信,在那个时代本来就很有市场。被视为正人君子的寇准也一样装糊涂,利用别人伪造的天书,讨好皇帝,实现了第三次复出。
同样的伎俩,寇准可以用,丁谓就不能用?
伍
丁谓的才能要远远高于寇准。
丁谓机敏聪颖,“书过目辄不忘”,几千字的文章,他读一遍便能背诵,是个天才式人物。
北宋诗新运动的先驱王禹偁看到丁谓的作品大加赞赏,说是“自唐韩愈、柳宗元之后,二百年始有此作”,这是一个了不得的评价。
两件小事可以说明丁谓的聪明机灵。
其一,有一次皇帝问道:“唐朝的酒价是多少?”丁谓脱口答道:“每斗三百。”皇帝问你怎么知道?丁谓回答说:“有杜甫诗为证,‘速宜相就饮一斗,恰有三百青铜钱’。”
其二,又有一次,皇帝和妃子一起钓鱼,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上钩,很没面子,心里很不高兴。丁谓笑盈盈地跑上去赋诗道:“莺惊凤辇穿花去,鱼畏龙颜上钓迟。”
高手!
陆
丁谓凡事能动脑筋,办事有谋略。
丁谓曾经负责修建皇室宫殿,工程规模很大,但是也面临工程用土、建筑材料运输、装修垃圾清理这样的困难。
丁谓想出一个办法,挖河。
挖河得到的泥土作为工程用土,挖好的河道引水之后可以水运建筑材料,工程完成之后,直接把建筑垃圾填埋在河道,恢复原状。
一举三得。
这就是著名的“丁谓施工”问题。
柒
丁谓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超强。
有一个时期,西南的少数民族时常,此起彼伏,平而复叛。
- 共2页:
- 1
- 2
- 下一页